風雨成長路07自己沒賭博才能指責賭輸沒錢吃飯的同學、當同學剪頭髮第一個試驗品、提前一天去排隊等報名電腦班、適應吵鬧火車經過也能唸書睡覺。

【風雨成長路系列文章分享作者從父母不識字的貧戶之子,苦讀到台灣大學土木博士,成為大學教授;進而成為通過50多件中美台專利的發明家,教育部100年度特殊優秀人才彈性薪資獎得主(設計文創類全國唯二)。希望文章能陪伴處於困境中的朋友,度過低潮,轉念通達!】

一、適應吵鬧居住環境火車經過也能唸書睡覺

    大學一年級時,我自己一人被分配跟三年級學長七人同寢室,學長喜歡打橋牌,很吵,我晚上都到圖書館讀書。可是我晚上11點回來他們還在打牌,我常常躺在床上很久才睡著,過一個月適應了,躺下去就睡著了。後來我四年級時,租房子在鐵軌旁(較便宜),我打開窗戶就可以看到火車,火車經過時我也能唸書、睡覺了。

這件事讓我學習到的思考就是:「外在吵雜時,先換環境+慢慢適應,最後做到心靜自然安。」,就是:「調適」→「轉換」→「習慣」這個步驟。如果要轉換為面對問題的SOP:

「如何適應吵雜環境並維持學習或睡眠SOP」

1.發現原住處太吵 → 先尋找安靜的替代空間(去安靜的圖書館、自習室讀書,替代太吵的寢室)。

2.同時練習自己入睡的儀式(讓自己累到躺下就睡),經過一個月適應了,躺下去就睡著了,已經減少對噪音的敏感度。

3.若搬家,仍選擇可負擔範圍內的房租,即使環境吵也有心理準備,維持專注力。

4.長期效果:逐步把外界雜音視為背景音,不被干擾。

這件事的核心就是「當環境無法改變時,調適內心就是最強的降噪工具。當環境可以改變時,尋找方便低代價的替代環境。」以後若是再遇到類似的情境都可以適用,像是租屋環境嘈雜、辦公室吵雜、出差住宿條件差時,先調整心態與習慣。當然也可以運用輔助的工具,像是降噪耳塞、聽白噪音音樂等,來減少噪音對自己的影響。

二、自己沒賭博才能指責賭輸沒錢吃飯的同學

    有一位同學新生時被安排跟數個二年級學長住在一起,二年級學長有人喜歡打牌甚至於賭博,於是這位同學漸漸迷上賭博,成績常不及格,連吃飯錢都輸掉,常要跟我借錢。他向我借幾次我不肯借他,他會纏著我說要借錢去吃飯,但是後來我發現借錢給他吃飯,最後他還是拿去賭博,於是我有幾次直接請他吃飯,但是父母賺錢不易,我自己省吃儉用,經常吃飯前我還要計算口袋中有多少錢,借錢給他吃飯還被拿去賭博,還騙我要去吃飯,我心裏不舒服,於是有幾次我就在宿舍走廊罵他,叫他不要賭博,同學走來走去,我也不管,他也乖乖站在那裡讓我罵。有一次我看到一位學長叫他不要賭博,他反駁說「你自己也在賭,還叫別人不要賭,管好自己再說吧」,我心想他乖乖站在那裡讓我罵,並不是懦弱而是理虧,我沒賭博叫他不要賭才有說服力。我表哥表姐有角頭老大有開賭場的,但是我從來沒有去賭博過,我住家附近的親戚開賭場我都沒學賭博,這位同學好不容易考上大學,學號是成績是班上第一名,反而來大學學了賭博,成績常不及格,連吃飯錢都沒有,真不應該。

這件事讓我學習到的思考就是:「助人要用適合的方式,要站穩立場」。如果要轉換為面對問題的SOP:「面對同儕陷入不良嗜好時怎麼做SOP」

1.先觀察對方行為,判斷是暫時還是長期沉迷。
2.必要時,公開表態(如當眾勸告或責罵),形成群體約束,減少對方對誘惑的美化。
3.拒絕情感勒索,堅守底線,即使被說情也要堅定原則。
4.以身作則:自己同樣保持不涉賭,擁有勸說的正當性。

這件事的核心就是「自己要做得到位,才有資格來衛道。」

三、當同學剪頭髮第一個試驗品

大學同學張坤森買了剪髮剪刀,想要自己剪頭髮,他找一些同學給他練習剪頭髮,不過同學都擔心會剪得難看因此不願意。我覺得他是很細心又有美感的人,應該不會亂剪頭髮,就算剪得不好看,頭髮兩三個月又會長出來,於是我給他當第一個試驗品,他很小心慢慢修剪,剪了快兩小時,我覺得剪得不錯。後來的大學期間就都請他幫我剪頭髮省不少錢。

這件事讓我學習到的思考就是:「如果失敗的風險是自己可以承受的,評估失敗的機率不高。當別人的第一個顧客,也是在投資自己的人脈與信任。」。如果要轉換為面對問題的SOP:「如何支持新手並降低自己風險SOP」

1.觀察對方是否用心、有責任感(如細心慢慢剪、懂得審美)。

2.先做風險判斷,思考失敗後的損失是否能承擔(頭髮可再長)。

3.當試用者時,給予對方足夠的時間與空間,不催促對方使得能夠心情平穩來剪髮(剪了快兩小時)。

4.成果滿意時,轉成長期合作,雙方都省錢又增技術(整個大學期間我都給他剪髮節省不少錢)。

這件事的核心就是「願意支持別人的起步,自己也能收穫好處。」

四、提前一天去台大排隊等報名電腦班

進了大學開始跟著學長參加許多活動,才漸漸感覺學校不是只有讀書而已,有許多可以的知識技能,可能對未來發展有幫助。

我曾去臺灣大學參加電腦班,漏夜排隊只為了學電腦,因為這課程很熱門,報名開始日的早上八點開始報名,結果前一天下午我四點去報名的大樓前面,就看到有人在排隊了,我跟這些人渡過了一個晚上,到早上八點半才完成報名。

當時上電腦寫程式是用打卡機打一大疊卡片去上機,一張卡片放錯,電腦就會執行不出結果來。下一個學期。在我學校(中原大學)的電腦課是用劃卡,同樣是一大疊卡片去上機,同樣是一張卡片放錯,電腦就會執行不出結果來。因為我提早在臺灣大學參加過電腦班的學習,在我學校的電腦課的時候,就學習的很順利,同學以為我是天才,其實所謂的天才是付出過更多的努力的。

這件事讓我學習到的思考就是:「有價值的資源往往稀缺,願意比別人多努力,才有機會先上車。」。如果要轉換為面對問題的SOP:「如何搶先把握有限的學習資源」

1.先取得正確資訊(何時開放報名、名額多少、熱門程度)。

2.若確認會很熱門,提早行動(如提前排隊),寧願辛苦一晚也比錯過強。

3.排隊時可結交同樣有心的人,未來成為互助人脈。

4.執行階段(如上機打卡)保持高度細心,避免因小錯失大。

這件事的核心就是「越珍貴的資源,越要用超前行動+細心執行才能留得住。」

林永禎大學畢業證書

★你的大學印象

你還記得讀大學時候與同學一起做過什麼事?你遇到過什麼樣子的老師?你當時有什麼感覺? 可以簡單描述一些,讓我知道嗎?

每天睡前都吵鬧

心靜慢慢自適應

吃飯先算口袋錢

指責同學賭輸錢

同學剪頭試驗品

大學期間節省錢

漏夜排隊學電腦

多采多姿讀大學

林永禎教授的創新世界
林永禎教授的創新世界